小儿过敏性紫癜,又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免疫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出血性皮疹,同时可能伴随关节、消化道和肾脏等部位的症状。该病多发于3至10岁的儿童,尤其是男孩发病率稍高。
一、疾病概述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多数认为与感染、过敏反应及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常见的诱因包括病毒或细菌感染(如链球菌、腺病毒等)、药物过敏、食物过敏以及环境因素等。
二、临床表现
1. 皮肤症状
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对称分布的紫红色斑丘疹,常见于四肢、臀部,尤其是下肢。这些皮疹通常不痒或轻微瘙痒,按压后不会褪色,且在数天内可自行消退。
2. 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这种关节症状多为暂时性的,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3. 消化道症状
约有50%的患儿会表现出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便血。这些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需注意鉴别。
4. 肾脏损害
约有20%-40%的患儿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严重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因此定期检查肾功能非常重要。
三、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以下检查:
- 血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指标升高。
- 尿液检查:排查是否合并肾脏损害。
-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 皮肤活检:在必要时进行,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式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和支持为主:
1. 休息与饮食调整
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饮食清淡,避免过敏原。
2. 药物治疗
- 对于轻症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缓解瘙痒。
- 关节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 若出现严重腹痛或肾功能异常,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3. 定期随访
即使症状缓解,也应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五、预后情况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症状可在几周内自行缓解。但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发作或长期肾脏损害,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
六、预防建议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孩子。
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疾病,虽有一定自限性,但仍需引起重视。家长应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