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管炎?】胆管炎是指胆管(连接肝脏和小肠的管道)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胆道阻塞或胆汁淤积引起。该病可急性发作,也可长期反复,严重时可能引发肝功能损害甚至败血症。了解胆管炎的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方式,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
一、胆管炎的基本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胆管炎是胆管内壁因感染或阻塞而发生的炎症反应 |
常见类型 | 急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 |
发病原因 | 细菌感染、胆结石、胆道肿瘤、胆道狭窄等 |
高危人群 | 有胆结石病史者、免疫力低下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
症状表现 | 右上腹痛、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 |
二、胆管炎的主要病因
病因 | 说明 |
胆结石 | 最常见原因,胆汁流动受阻,易引发细菌感染 |
胆道感染 | 如胆囊炎蔓延至胆管,或通过血液传播细菌 |
胆道结构异常 | 如先天性胆管扩张、胆道狭窄等 |
医源性因素 | 如内镜检查或手术后引起的胆管损伤 |
其他 | 如寄生虫感染(如华支睾吸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三、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腹痛 | 多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 |
发热 | 常伴随寒战,体温升高 |
黄疸 | 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 |
恶心呕吐 | 常见于急性发作期 |
寒战 | 多出现在发热前,常伴高热 |
乏力 | 由于身体免疫反应及代谢紊乱 |
四、胆管炎的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血液检查 | 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肝功能指标等 |
影像学检查 | 如腹部B超、CT、MRI、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胆汁培养 | 从胆管中取样进行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 |
尿液分析 | 检测胆红素含量,辅助判断黄疸程度 |
五、胆管炎的治疗方法
类型 | 方法 | 说明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解痉药、退黄药物 | 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
手术治疗 | 胆道引流、胆囊切除、胆管探查 | 适用于严重阻塞或反复发作患者 |
内镜治疗 | ERCP取石、放置支架 | 用于胆管结石或狭窄的处理 |
支持治疗 | 补液、营养支持 | 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 |
六、胆管炎的预防措施
措施 | 说明 |
饮食控制 | 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
定期体检 | 早发现胆道疾病,及时干预 |
控制基础病 | 如糖尿病、胆结石等 |
注意卫生 | 预防寄生虫感染,避免不洁饮食 |
适度运动 | 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汁淤积 |
结语
胆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虽多由胆结石引起,但其危害不容忽视。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是关键。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与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