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植入术全过程】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见心脏手术,主要适用于心跳过慢或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患者。该手术通过在患者体内植入一个小型电子设备——起搏器,以帮助心脏维持正常的心跳节奏。以下是对起搏器植入术全过程的总结。
一、起搏器植入术全过程总结
步骤 | 内容说明 |
1. 术前评估 | 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评估是否适合植入起搏器,并确定起搏器类型(单腔、双腔或三腔)。 |
2. 麻醉与准备 | 患者通常接受局部麻醉,部分情况下可能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区域(通常是锁骨下方)进行消毒和铺巾。 |
3. 导线植入 | 医生通过静脉将起搏导线送入心脏,调整位置后固定于心房或心室。导线连接至起搏器脉冲发生器。 |
4. 起搏器植入 | 将起搏器装置植入胸部皮下,通常位于锁骨下方,切口较小。导线与起搏器连接后进行测试。 |
5. 术后测试 |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通过体外设备测试起搏器的功能,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适应患者的心率需求。 |
6. 伤口缝合与包扎 | 切口缝合后进行消毒和包扎,患者进入恢复室观察。 |
7. 术后护理与随访 | 患者需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随后定期复查起搏器功能,调整参数,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电磁干扰。 |
二、注意事项
- 术前应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及药物使用情况。
- 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 定期到医院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避免靠近强磁场或高电压设备,如磁共振成像仪、电焊机等。
三、结语
起搏器植入术是一项成熟且安全的心脏介入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起搏器种类日益丰富,适应症也不断扩展。对于需要长期心律支持的患者而言,该手术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