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羊膜炎诊断标准】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是妊娠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常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该病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等。因此,准确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绒毛膜羊膜炎诊断标准的总结,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整理。
一、临床表现
绒毛膜羊膜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症状/体征 | 描述 |
发热 | 体温≥38℃,常为持续性 |
宫腔压痛 | 子宫触诊有明显压痛 |
胎心异常 | 胎心率增快或出现胎心变异 |
羊水异常 | 羊水浑浊或有异味 |
白细胞升高 |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认绒毛膜羊膜炎的存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指标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4.0-10.0×10⁹/L | 白细胞计数>10.0×10⁹/L |
C反应蛋白(CRP) | <10 mg/L | CRP升高(>10 mg/L) |
降钙素原(PCT) | <0.5 ng/mL | PCT升高(>0.5 ng/mL) |
羊水培养 | 无菌 | 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
三、病理学诊断标准
在分娩后,通过对胎盘组织的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绒毛膜羊膜炎:
病理特征 | 说明 |
中性粒细胞浸润 | 在绒毛膜和羊膜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
炎症细胞聚集 | 特别是在胎盘边缘区域 |
绒毛水肿 | 绒毛间隙扩大,伴有水肿 |
胎盘血管炎 | 可见胎盘血管内炎症反应 |
四、诊断标准(综合判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结果,通常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诊断:
标准类型 | 诊断依据 |
临床诊断 | 具备发热、子宫压痛、胎心异常等至少两项,并排除其他原因 |
实验室支持诊断 | 白细胞升高、CRP或PCT升高 |
病理确诊 | 羊膜和绒毛膜中发现中性粒细胞浸润 |
五、注意事项
1. 早期识别:绒毛膜羊膜炎症状不典型时,需结合多种指标综合判断。
2. 鉴别诊断:需与胎盘早剥、先兆早产等疾病相鉴别。
3. 及时处理:一旦确诊,应尽快给予抗生素治疗并评估分娩时机。
综上所述,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规范化的诊断流程,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