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原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简称Ⅲ° AV block)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信号完全中断,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跳动。这种心律失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了解其病因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原因的总结:
原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简要说明 |
心脏器质性病变 | 冠状动脉疾病 | 心肌缺血可导致房室结或希氏束损伤,引发传导阻滞。 |
心肌炎 | 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 | |
心肌病 | 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可能导致传导系统受损。 | |
心脏手术后遗症 | 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损伤传导系统。 | |
药物因素 | 洋地黄类药物 | 过量使用可抑制房室传导。 |
β受体阻滞剂 | 长期使用可能加重传导障碍。 | |
钙通道阻滞剂 | 特别是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可能诱发传导阻滞。 | |
电解质紊乱 | 高钾血症 | 血钾过高可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影响传导。 |
先天性因素 | 先天性心脏病 | 如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等,可能伴随传导异常。 |
传导系统发育异常 | 如房室结或希氏束结构异常。 | |
其他因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
感染性疾病 | 如莱姆病、梅毒等,可能影响心脏传导功能。 | |
外伤或压迫性病变 | 如纵隔肿瘤、心包积液等,可能压迫传导系统。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临床上需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心电图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通常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有效的心率和心功能。
总之,了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有助于早期识别、预防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