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简称AS)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开口变窄,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该病可由先天性异常或后天性病变引起,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一、主动脉瓣狭窄的定义
主动脉瓣是位于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负责防止血液在心脏收缩后回流到左心室。当这个瓣膜因增厚、钙化或结构异常而变窄时,就会导致主动脉瓣狭窄,影响心脏将血液泵入全身的能力。
二、病因分类
病因类型 | 说明 |
先天性 | 主动脉瓣发育不良,如二叶式主动脉瓣 |
获得性 |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钙质沉积导致瓣膜硬化 |
风湿性 | 由风湿热引起,较少见,多见于发展中国家 |
三、症状表现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早期无症状 | 可能没有任何明显不适 |
呼吸困难 | 活动后加重,休息时缓解 |
胸痛 | 心绞痛样疼痛,尤其在活动后 |
晕厥 | 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 |
心力衰竭 | 严重时出现水肿、乏力等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心电图(ECG) | 可发现心肌肥厚或心律失常 |
超声心动图(Echo) | 最常用检查,评估瓣膜狭窄程度和心脏功能 |
心脏CT或MRI | 用于复杂病例,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
心导管检查 | 用于确诊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五、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药物治疗 | 用于轻度或早期患者,控制症状和并发症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 适用于高风险手术患者 |
开放手术瓣膜置换 | 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 |
瓣膜成形术 | 用于部分特定类型的瓣膜狭窄 |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稳定生活。
- 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
- 控制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晕厥
- 有症状者应遵医嘱进行干预
总结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影响心脏正常功能的瓣膜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但也可能发生在年轻人中。早期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介入和手术。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