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是什么意思】“痄腮”是一个中医术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以腮腺肿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它通常对应的是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传播方式、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
“痄腮”是中医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俗称,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该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人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等。治疗上以对症支持为主,预防则依靠疫苗接种。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医名称 | 痛腮、痄腮 |
现代医学名称 |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
主要症状 | 腮腺肿胀、疼痛;发热、头痛、食欲不振 |
发病人群 | 儿童和青少年为主 |
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密切接触 |
传染性 | 强,潜伏期约12-25天 |
并发症 | 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听力损伤等 |
治疗方法 | 对症治疗:退热、止痛;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
预防措施 |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MMR疫苗) |
自愈时间 | 一般7-10天,部分患者可能延长 |
是否可复发 | 多数人感染一次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少数人可能再次感染 |
三、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孩子出现腮部肿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建议及时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痄腮”虽为常见疾病,但不可轻视其潜在危害。了解其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