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湿肺是什么意思】“新生儿湿肺”是医学术语,也称为“暂时性呼吸困难综合征”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由于肺部缺乏一种叫做“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物质,导致肺泡无法正常扩张,从而引发呼吸困难。
一、
新生儿湿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早产儿。其主要原因是肺部发育不成熟,缺乏足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得肺泡在呼气时容易塌陷,影响气体交换。此病通常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如呼吸急促、发绀、呻吟等。大多数患儿经过适当治疗后可逐渐恢复,但严重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新生儿湿肺 |
英文名称 | Transient Tachypnea of the Newborn (TTN) 或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
发病人群 | 主要为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7周的婴儿 |
病因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易塌陷 |
常见症状 | 呼吸急促、发绀、呻吟、鼻翼扇动、胸骨凹陷 |
发病时间 | 出生后数小时内 |
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 + 胸部X光检查 |
治疗方式 | 供氧、呼吸支持、必要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需长期护理 |
是否常见 | 是,尤其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 |
三、注意事项
虽然新生儿湿肺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呼吸状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对于高危新生儿,提前做好产前准备和产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如发现宝宝有异常呼吸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