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是怎么回事】“五十肩”是民间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俗称,医学上称为“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发生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群中,尤其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更为常见,因此得名“五十肩”。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
一、五十肩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肩关节周围炎 / 肩关节粘连性关节囊炎 |
英文名称 | Adhesive Capsulitis |
病因 | 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肩部长期固定、慢性劳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
发病年龄 | 多发于40-60岁人群,尤以50岁左右多见 |
性别差异 |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
是否传染 | 不具有传染性 |
二、五十肩的症状表现
症状 | 描述 |
疼痛 | 肩部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
活动受限 | 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如抬手、穿衣、梳头困难 |
肿胀 | 部分患者肩部有轻微肿胀感 |
强硬感 | 肩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卡顿”或“摩擦”感 |
三、五十肩的病因
1. 肩部长期不动:如骨折后固定时间过长、长期卧床等。
2. 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重复性肩部动作的工作,如搬运工、运动员等。
3.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 免疫系统问题: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5. 其他因素:如肩部外伤、手术后恢复不良等。
四、五十肩的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说明 |
保守治疗 | 包括物理治疗、热敷、按摩、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等 |
康复锻炼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部功能训练,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
局部注射 | 如皮质类固醇注射,可缓解炎症和疼痛 |
手术治疗 | 对于严重粘连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术 |
中医治疗 | 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疗法在部分患者中也有一定效果 |
五、五十肩的预防建议
1. 避免肩部过度劳累:注意工作姿势,减少重复性动作。
2. 适当锻炼肩部肌肉:增强肩部稳定性。
3.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4. 及时处理肩部损伤:如有外伤或扭伤,应及早就医。
5. 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中老年人,应关注全身健康状况。
六、总结
“五十肩”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虽然名字中有“五十”,但并非只有50岁的人才会发病。它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肩部,避免长时间固定或过度使用,有助于预防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