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是什么】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指肠道内容物在通过过程中受到突然的阻碍,导致肠管部分或完全无法正常蠕动和排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小肠或大肠,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急性肠梗阻的定义
急性肠梗阻是指由于机械性或功能性原因,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进而引发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的一种急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两种类型。
二、常见病因
病因类型 | 具体原因 |
机械性肠梗阻 | 肠粘连、肠肿瘤、肠扭转、肠套叠、粪石堵塞、疝气嵌顿等 |
麻痹性肠梗阻 | 腹部手术后、电解质紊乱、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 |
三、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腹痛 | 呈阵发性绞痛,常位于脐周或腹部某一侧 |
呕吐 | 可为早期症状,随病情进展呕吐频繁 |
腹胀 | 腹部膨胀,尤其是低位梗阻更明显 |
停止排气排便 | 完全性梗阻时会出现 |
全身症状 | 如发热、脱水、休克等(严重时)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 说明 |
病史与体检 | 询问病史,检查腹部压痛、肠鸣音等 |
影像学检查 | X线腹部平片、CT扫描(最常用)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
腹腔穿刺 | 在怀疑穿孔或腹膜炎时使用 |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非手术治疗 | 适用于不完全性梗阻、早期麻痹性梗阻 |
手术治疗 | 适用于完全性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者 |
支持治疗 | 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禁食等 |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饮食;
- 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 有腹部手术史者应定期复查;
- 出现持续腹痛、呕吐、腹胀应及时就医。
总结: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消化系统急症,及时识别症状、明确病因并采取合理治疗是关键。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