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桡动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虽然该操作相对安全,但仍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以降低并发症风险。以下是关于“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的总结与整理。
一、术前准备
项目 | 内容 |
病史评估 | 了解患者是否有出血性疾病、抗凝药物使用史、过敏史等 |
体格检查 | 检查桡动脉搏动情况,评估Allen试验结果(确认侧支循环) |
器械准备 | 准备穿刺针、导管、鞘管、无菌敷料、止血材料等 |
患者沟通 | 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取得配合 |
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项目 | 内容 |
体位选择 |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手臂外展并稍后伸,便于暴露穿刺部位 |
穿刺点选择 | 通常选择在腕横纹上方1-2cm处,避开尺神经和静脉 |
消毒与麻醉 | 严格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 |
穿刺手法 | 轻柔操作,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或血肿 |
导丝引导 | 使用导丝引导导管进入动脉,防止导管脱出或误入静脉 |
观察反应 | 注意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 |
三、术后处理与观察
项目 | 内容 |
压迫止血 | 穿刺后压迫穿刺点5-10分钟,视情况延长至15分钟 |
观察穿刺部位 | 检查有无渗血、血肿、淤青等情况 |
评估侧支循环 | 再次进行Allen试验,确保手掌血供正常 |
避免剧烈活动 | 嘱患者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穿刺部位再次出血 |
记录与随访 | 记录穿刺过程、时间、使用药物及患者反应,必要时安排随访 |
四、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 | 表现 | 应对措施 |
血肿 | 穿刺部位肿胀、疼痛 | 加压包扎,必要时冷敷 |
动脉痉挛 | 局部疼痛、搏动减弱 | 使用血管扩张剂,调整穿刺手法 |
感染 | 红肿热痛 | 抗感染治疗,保持伤口清洁 |
出血 | 穿刺点持续渗血 | 增加压迫时间,必要时重新止血 |
栓塞 | 严重时可出现远端缺血 | 及时评估,必要时手术干预 |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人群 | 注意事项 |
老年患者 | 血管弹性差,操作需更加谨慎 |
妊娠患者 | 避免使用放射性检查,减少辐射暴露 |
抗凝治疗患者 | 术前评估凝血功能,必要时调整用药 |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 需权衡利弊,尽量避免穿刺或采取保护性措施 |
通过以上内容的系统梳理,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桡动脉穿刺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操作安全性与成功率。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确保患者安全与诊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