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主动脉口狭窄】主动脉口狭窄是一种心脏疾病,指的是主动脉瓣开口变窄,导致血液从左心室流向主动脉时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会影响心脏的正常供血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晕厥甚至猝死。
一、什么是主动脉口狭窄?
主动脉口狭窄(Aortic Stenosis)是指主动脉瓣在收缩期无法完全打开,使得左心室泵血到全身的阻力增加。这种狭窄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常见于老年人。
二、分类
分类 | 说明 |
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 | 出生时就存在的瓣膜结构异常,如瓣叶融合或增厚 |
后天性主动脉口狭窄 | 多见于老年人,常由钙化、风湿性心脏病等引起 |
三、病因
病因类型 | 说明 |
风湿性心脏病 | 风湿热引起的瓣膜炎症和瘢痕 |
钙化性病变 | 随着年龄增长,瓣膜钙化导致变硬、变形 |
先天性畸形 | 如二叶式主动脉瓣、瓣膜发育不良等 |
四、症状
症状 | 说明 |
呼吸困难 | 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
胸痛 | 心脏负荷增加引起的缺血性疼痛 |
晕厥 | 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短暂意识丧失 |
心悸 | 心跳不规则或过快 |
劳力性气促 | 运动后呼吸急促、乏力 |
五、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心电图(ECG) | 显示心肌肥厚或心律失常 |
超声心动图(Echo) | 最常用的检查,可评估瓣膜形态和血流情况 |
心脏CT或MRI | 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
心导管检查 | 用于测量压力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六、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说明 |
药物治疗 | 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如使用利尿剂、降压药等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 适用于高风险患者,微创手术 |
开放手术置换瓣膜 | 传统方法,适用于年轻或病情较重患者 |
定期随访 | 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七、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 注意事项: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心脏负担加重
-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 定期复查,监测瓣膜功能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总结
主动脉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手段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早期干预和规范管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