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因冠状动脉长期供血不足,导致部分心肌组织坏死并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病变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发生数周至数月之后,是心肌梗死的后期表现。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心脏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一、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后的恢复阶段,心肌细胞死亡后被瘢痕组织取代,通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波改变。虽然患者可能没有急性症状,但仍需关注心脏功能和潜在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肌酶学检查。治疗以预防再发、改善心脏功能为主。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心肌因长期缺血导致坏死,并被纤维组织替代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 |
病因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 |
临床表现 | 多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有心悸、乏力、气短等非特异性表现。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出现Q波)、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心肌酶谱(早期升高,后期正常)。 |
并发症 |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
治疗方法 | 预防再发(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改善心功能(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必要时手术干预。 |
预后 | 个体差异大,及时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但仍有复发风险。 |
结语:
陈旧性心肌梗死虽不属急性期,但仍需重视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定期随访与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减少复发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