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Acute Infectious Polyneuritis),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导致肌肉无力、感觉障碍甚至瘫痪。该病通常在感染后发生,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但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以下是对该疾病的总结性介绍,结合关键信息以表格形式呈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
英文名称 | Acute Infectious Polyneuritis /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
定义 | 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累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引起进行性肌无力和感觉障碍。 |
常见诱因 | 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流感、EB病毒、空肠弯曲菌等)后引发免疫反应。 |
发病机制 |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周围神经髓鞘或轴突,导致神经传导障碍。 |
典型症状 | 双侧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 |
发病时间 | 多数患者在感染后1-4周内发病,病情进展迅速。 |
诊断方法 | 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蛋白升高、神经传导速度检测(NCV)、MRI等。 |
治疗方式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血浆置换(PE)、支持治疗(如呼吸机辅助)。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者恢复良好,但部分可能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重症者死亡率较高。 |
是否可预防 | 目前无特异性预防措施,但及时治疗感染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
总结: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周围神经疾病,常在感染后发生。其特点是快速进展的肌无力和感觉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虽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显著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