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骨质疏松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该技术通过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稳定骨折部位、缓解疼痛并恢复椎体的高度和形态。以下是关于该手术的详细总结。
一、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方式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技术。患者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接受治疗,医生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插入受损椎体,并在椎体内放置一个气囊,充气后形成空腔,随后注入骨水泥以支撑椎体结构。此方法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脊柱功能,并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或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骨折患者。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等,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二、表格形式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英文名称 | Kyphoplasty |
适应症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肿瘤性椎体破坏等 |
手术方式 | 微创手术,通过皮肤穿刺进入椎体 |
麻醉方式 | 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
主要步骤 | 1. 穿刺椎体;2. 放置气囊;3. 充气扩张;4. 注入骨水泥 |
作用机制 | 稳定骨折椎体,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
优点 | 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止痛效果明显 |
风险与并发症 | 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感染、肺栓塞等 |
适用人群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椎体骨折严重者 |
术后恢复 | 一般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恢复期约2-4周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手术的具体流程或是否适合个人情况,建议咨询专业的骨科或介入放射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