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手术部位,并在该部位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的现象。它是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术后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方式、患者自身免疫状况、术前术后护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等。因此,了解术后感染的定义、类型、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术后感染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手术后因病原微生物侵入手术部位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
常见类型 | 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 |
发生时间 | 通常发生在术后3天至30天内,部分可延迟至数月 |
常见病原体 |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
危险因素 | 患者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免疫力低下、手术时间长、术中污染等 |
临床表现 | 局部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发热、白细胞升高、伤口愈合不良等 |
诊断方法 | 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影像学检查、细菌培养 |
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清创处理、引流、支持治疗等 |
预防措施 | 术前消毒、规范手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术后感染是外科领域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医生和患者都应提高对术后感染的认识,共同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以保障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