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在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血液凝固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之一,参与形成稳定的血凝块,防止失血过多。以下是关于纤维蛋白原的详细总结。
一、纤维蛋白原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纤维蛋白原 |
英文名称 | Fibrinogen |
分子量 | 约340 kDa |
合成部位 | 肝脏 |
血浆浓度 | 正常范围:2-4 g/L |
功能 | 参与凝血过程,形成纤维蛋白网 |
激活方式 | 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 |
相关检测 |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 |
二、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1. 凝血过程的关键角色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被凝血酶激活,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随后聚合形成纤维蛋白网,稳定血凝块。
2. 维持血管完整性
通过形成物理屏障,防止血液流失,并促进伤口愈合。
3. 参与炎症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炎症标志物,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
三、临床意义
情况 | 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 | 临床意义 |
凝血障碍 | 降低 | 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
感染或炎症 | 升高 | 急性期反应蛋白 |
肝功能异常 | 降低 | 合成能力下降 |
妊娠 | 升高 | 生理适应性变化 |
心脑血管疾病 | 升高 | 风险增加因素 |
四、影响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因素
- 生理性因素:妊娠、运动、情绪波动等。
- 病理性因素:肝病、肾病、感染、肿瘤等。
- 药物影响:如抗凝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其水平。
五、总结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水平变化可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和炎症反应。在临床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于评估凝血功能、诊断相关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