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健康知识 >

小儿肠套叠介绍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乐妈小厨房

小儿肠套叠介绍】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1岁的儿童。该病是指一段肠道连同其系膜进入相邻的另一段肠道内,形成“套筒”状结构,导致肠管梗阻、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发肠坏死甚至穿孔,危及生命。

该病起病急,症状明显,家长若能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以下是对小儿肠套叠的简要总结与信息汇总:

一、疾病概述

项目 内容
疾病名称 小儿肠套叠
发病年龄 婴幼儿为主(常见于6个月~1岁)
病因 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肠道蠕动异常有关
病理机制 肠道某部分套入邻近肠腔,造成梗阻和血供障碍
临床表现 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等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空气或液体灌肠复位)、手术治疗
预后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延误可致肠坏死

二、典型症状

症状 描述
阵发性腹痛 腹痛呈间歇性发作,常表现为哭闹不安
呕吐 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为胆汁或粪便
大便异常 可见果酱样血便,提示肠道出血
腹部包块 在右下腹或脐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全身状况 严重时出现发热、脱水、精神萎靡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项目 说明
影像学检查 超声是首选,可见“靶环征”或“同心圆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提示感染或贫血,大便潜血阳性
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肠绞窄等相鉴别

四、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适用情况 优点 缺点
空气灌肠复位 早期确诊、无穿孔 非侵入性、恢复快 有复发风险
水压灌肠复位 同上 效果优于空气 需专业设备
手术治疗 复位失败、怀疑穿孔 根治性强 有创伤、恢复慢

五、预防与护理

项目 内容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毒性感染、及时处理消化道疾病
护理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避免延误治疗
复查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是否有复发或并发症

六、注意事项

- 肠套叠属于急症,一旦怀疑应立即送医;

- 不建议自行用药或拖延治疗;

- 家长应掌握基本的识别方法,如发现孩子频繁哭闹、呕吐、排便异常等,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小儿肠套叠虽为急症,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家长应提高警惕,增强对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与应对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