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健康知识 >

小儿麻痹症预防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听雨浣竹200402

小儿麻痹症预防针】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该病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肢体畸形,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有效预防这一疾病,接种小儿麻痹症预防针(即脊髓灰质炎疫苗)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以下是对小儿麻痹症预防针的总结与相关信息整理:

一、小儿麻痹症预防针简介

小儿麻痹症预防针是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根据不同的类型和接种方式,可分为口服型和注射型两种。目前,全球广泛采用的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其中IPV因安全性更高,已被越来越多国家纳入常规免疫程序。

二、接种对象与时间安排

接种阶段 接种年龄 接种次数 接种方式
基础免疫 2月龄 3次 口服或注射
加强免疫 4月龄 1次 注射
后续加强 18月龄 1次 注射

> 注:具体接种计划可能因地区政策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当地疾控中心指导进行接种。

三、接种后常见反应

反应类型 发生率 症状描述 处理建议
轻微发热 5% 体温略升,一般不超过38.5℃ 多喝水,观察即可
局部红肿 3% 接种部位轻微红肿、疼痛 冷敷缓解,通常1-2天消退
恶心呕吐 1% 少数儿童出现短暂恶心 多休息,症状多为自限性

四、接种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免疫缺陷患者、近期有严重感染或发热者应暂缓接种。

2. 接种前准备: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急性疾病。

3.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应在接种点停留15-30分钟,以防突发过敏反应。

4. 记录接种信息:妥善保存接种证明,便于后续接种和入学使用。

五、接种意义

接种小儿麻痹症预防针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免受病毒感染,还能通过群体免疫减少病毒在社区中的传播,最终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消除小儿麻痹症,但仍需持续关注并落实接种工作。

通过科学接种小儿麻痹症预防针,我们能够有效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远离这种曾经威胁无数儿童生命的疾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