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一、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CHP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发育异常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婴儿期。该病是由于幽门部位的肌肉层增厚,导致胃出口狭窄,进而引起胃内容物通过受阻,造成频繁呕吐、体重不增等症状。本病多见于男婴,尤其是早产儿或第一胎的男性婴儿。
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治疗以手术为主,即幽门成形术,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
英文名称 |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CHPS) |
常见年龄 | 新生儿至6个月内的婴儿 |
性别差异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尤其第一胎男性 |
病因 | 幽门环肌层异常增生,导致胃出口狭窄 |
典型症状 | 喂食后频繁呕吐、呕吐物为乳汁、体重不增、脱水、胃蠕动波 |
体征 | 右上腹可触及橄榄状肿块(幽门) |
诊断方法 | 腹部超声、X线检查、体检 |
治疗方法 | 幽门肌切开术(手术治疗) |
预后 | 一般良好,术后恢复快,多数患儿无长期并发症 |
预防措施 | 无明确预防方法,但早期识别与干预可改善预后 |
三、注意事项
- 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喂养情况和体重增长。
- 若出现频繁呕吐、体重不增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 术后需注意营养支持和定期随访,确保恢复顺利。
通过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