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健康知识 >

手太阳小肠经准确位置和作用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乐淘R

手太阳小肠经准确位置和作用】手太阳小肠经是中医十二经脉之一,属于阳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它起于小指尺侧端的少泽穴,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过肩胛、颈项,最终到达耳前、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该经脉主要与小肠的功能有关,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协调密切相关。

以下是对手太阳小肠经的准确位置及其主要作用的总结:

一、手太阳小肠经的准确位置

起始穴位 位置描述
少泽穴 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
前谷穴 手背第5掌指关节前方凹陷处
后溪穴 手背第5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
阳谷穴 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
养老穴 肘部外侧,尺骨鹰嘴上方1寸处
支正穴 肘部外侧,尺骨鹰嘴下方3寸处
小海穴 肘部外侧,尺骨鹰嘴下2寸处
肩贞穴 肩关节后方,腋后纹头上1寸处
臑俞穴 肩胛骨冈上窝中央,肩峰后下方
天宗穴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曲垣穴 肩胛骨内侧缘,第2胸椎棘突下
肩外俞穴 肩胛骨上缘,第3胸椎棘突下
肩中俞穴 肩胛骨上缘,第4胸椎棘突下
大杼穴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穴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穴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穴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穴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穴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穴 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穴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穴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穴 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穴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俞穴 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穴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俞穴 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膀胱俞穴 骶骨上部,第2骶后孔旁开1.5寸
中膂俞穴 骶骨中部,第3骶后孔旁开1.5寸
白环俞穴 骶骨下部,第4骶后孔旁开1.5寸
秩边穴 骶骨上部,第5骶后孔旁开1.5寸
殷门穴 大腿后侧,承扶与委中连线中点
浮郄穴 腘横纹下2寸,股二头肌腱外侧
委阳穴 腘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腱与腓肠肌之间
委中穴 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腓肠肌之间
附分穴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侠白穴 上臂内侧,腋下3寸处
曲池穴 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成直角时
环跳穴 臀部,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中点
阴陵泉穴 膝下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穴 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环中穴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丘墟穴 足外踝前下方凹陷处
照海穴 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太溪穴 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大钟穴 内踝后方,跟腱与内踝之间
水泉穴 内踝下3寸,跟骨内侧凹陷处
灵道穴 掌后桡侧,腕横纹上1.5寸
通里穴 掌后桡侧,腕横纹上2寸
阴郄穴 掌后桡侧,腕横纹上0.5寸
神门穴 掌后桡侧,腕横纹上1.5寸
少府穴 掌心横纹中点,第4、5掌骨之间
少冲穴 手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

二、手太阳小肠经的主要作用

功能作用 说明
调理小肠功能 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腹胀、腹泻等小肠问题
清热解毒 对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疏通经络 缓解手臂、肩颈部位的疼痛和麻木
调节气机 改善气滞血瘀,增强气血运行
通络止痛 对肩周炎、颈椎病等有辅助治疗效果
安神定志 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等精神状态问题
促进排泄 有助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改善水肿

三、结语

手太阳小肠经作为人体重要的经络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了解其准确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络系统的运作,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有效的针灸、推拿或艾灸调理。对于常见病症如肩颈僵硬、头痛、小肠不适等,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