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肉芽肿】一、
炎性肉芽肿是一种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增生性病变,常见于多种器官和系统中。其主要特征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聚集,形成结节状结构。该病通常与感染、免疫反应或异物刺激有关,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病理学、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在治疗方面,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抗感染、免疫调节等。部分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本文将对炎性肉芽肿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二、炎性肉芽肿概述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炎性肉芽肿 |
英文名称 | Inflammatory Granuloma |
定义 | 一种由慢性炎症引发的组织增生性病变,表现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聚集形成的结节状结构。 |
常见部位 | 肺、肝、脾、淋巴结、皮肤、胃肠道等 |
病因 | 感染(如结核、真菌)、免疫反应、异物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发病机制 | 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巨噬细胞活化并形成肉芽肿,伴随纤维化和胶原沉积 |
临床表现 | 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肿块、疼痛、发热、体重下降等,视部位而定 |
诊断方法 | 病理活检、影像学(CT/MRI)、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炎症指标) |
治疗方法 | 根据病因选择抗感染、免疫抑制剂、手术切除等 |
预后 | 多数良好,但若未明确病因或延误治疗,可能复发或进展 |
三、注意事项:
炎性肉芽肿的诊断需与肿瘤、结核、其他类型的肉芽肿疾病(如结节病)相鉴别。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病史、体征、影像学和病理结果综合判断。此外,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误诊或漏诊。
总之,炎性肉芽肿虽为良性病变,但其潜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医生具备较高的诊断水平和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