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是什么?为什么?】腰穿,全称为“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分析。它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
一、腰穿是什么?
腰穿是指在腰部脊柱间隙(通常是第3-4或第4-5椎间隙)进行穿刺,将一根细长的针插入蛛网膜下腔,以抽取少量脑脊液(CSF)进行实验室检测。这项操作通常由神经科医生或麻醉科医生执行,属于侵入性检查。
二、为什么要做腰穿?
腰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脑脊液来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存在感染、炎症、出血、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以下是腰穿的常见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脑膜炎/脑炎 | 检测是否有细菌、病毒等感染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判断是否为出血性脑卒中 |
多发性硬化 | 分析脑脊液中的免疫指标 |
脑肿瘤 | 排除脑部肿瘤引起的异常 |
颅内压增高 | 用于测量颅内压力或减压 |
神经系统感染 | 如结核性脑膜炎等 |
三、腰穿的注意事项
1. 禁忌症:如颅内压明显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
2. 术后护理:患者需平卧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头痛等并发症。
3. 风险:虽然腰穿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引起头痛、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
四、总结
腰穿是一项重要的神经科检查技术,通过获取脑脊液样本,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它仍然是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腰椎穿刺(腰穿) |
目的 | 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分析 |
适应症 | 感染、出血、肿瘤、炎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
风险 | 头痛、感染、出血等 |
注意事项 | 术前评估、术后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如需进一步了解腰穿的具体过程或相关风险,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