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大脑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受损。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健康威胁之一。
脑卒中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80%以上)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是因为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后者是因为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
一、脑卒中的定义与分类
类型 | 定义 | 常见原因 |
缺血性脑卒中 | 大脑某部分因血管阻塞而缺乏血液供应 | 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 |
出血性脑卒中 | 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 | 高血压、血管畸形、外伤等 |
二、常见症状
脑卒中发作迅速,常见症状包括:
- 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尤其是单侧)
- 突然言语困难或理解障碍
- 视力模糊或视野缺失
- 突然行走困难、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 突然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
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出现,并且可能持续或反复。
三、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 说明 |
高血压 | 最主要的可控制危险因素 |
吸烟 | 损害血管壁,增加血栓风险 |
高血脂 | 导致动脉硬化,影响血流 |
糖尿病 | 影响血管健康,增加并发症风险 |
心房颤动 | 易形成血栓,导致脑栓塞 |
肥胖 | 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相关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脑卒中病史者风险较高 |
四、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 戒烟限酒
- 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
-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治疗方法:
-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等
- 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等
五、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脑卒中发生后,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总结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但通过了解其成因、识别症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对于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是挽救生命和功能的关键。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