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套叠会有什么表现】婴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2个月至2岁之间的婴幼儿。该病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内,造成肠道阻塞和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发肠坏死、穿孔等并发症,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婴儿肠套叠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
一、典型症状总结
症状名称 | 具体表现说明 |
阵发性腹痛 | 婴儿表现为突然剧烈哭闹,持续几分钟后缓解,反复发作。 |
呕吐 | 多为呕吐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呕吐胆汁或粪样物质。 |
腹部肿块 | 医生检查时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肿块,质地较硬。 |
血便 | 多数患儿在发病后6-12小时内出现果酱样血便。 |
精神状态改变 | 早期精神尚可,后期因脱水、疼痛而出现烦躁、嗜睡等。 |
发热 | 部分患儿伴有低热,提示可能有炎症或感染。 |
二、其他常见表现
- 腹部胀气:由于肠道梗阻,患儿可能出现腹胀。
- 排便困难:部分患儿在发病初期可能停止排便。
- 体重下降: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
三、注意事项
婴儿肠套叠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进行B超或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总结
婴儿肠套叠的主要表现包括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肿块、血便等,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关键。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务必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