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口炎是什么】小儿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疾病,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患儿常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流口水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进食和睡眠。
一、
小儿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童口腔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中。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内出现小水疱或溃疡、流口水、食欲下降等。该病通常具有自限性,但需要及时护理以避免并发症。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保持饮食清淡,并在必要时就医治疗。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小儿疱疹性口炎 |
病原体 | 单纯疱疹病毒(HSV-1) |
发病年龄 | 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 |
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
典型症状 | 发热、口腔溃疡、流口水、食欲差、烦躁不安 |
病程特点 | 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可自愈 |
治疗方式 |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止痛、补充水分 |
护理建议 |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
传染性 | 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 |
并发症 | 可能引发脱水、继发感染等 |
如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家庭成员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