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急性脂肪肝】孕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尤其是第三孕期。该病以肝脏内脂肪异常积聚为特征,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凝血障碍、肾功能损害甚至母婴死亡。由于其症状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疾病相似,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AFLP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胎儿代谢产物的影响有关。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右上腹痛、黄疸、乏力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危及生命。
治疗的核心是尽快终止妊娠,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如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维持肝功能等。产后恢复情况良好,但需要密切监测。
表格:孕期急性脂肪肝关键信息一览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孕期急性脂肪肝 |
英文名称 |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 |
发病时间 | 常见于妊娠晚期(尤其第三孕期) |
症状表现 | 恶心、呕吐、右上腹痛、黄疸、乏力、意识模糊等 |
病因 | 不明,可能与遗传、线粒体功能障碍、胎儿代谢产物有关 |
诊断方法 | 血液检查(肝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B超、CT)、病理检查 |
治疗方式 | 尽快终止妊娠 + 支持性治疗(补液、纠正电解质、维持肝功能) |
预后情况 |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
与类似疾病区别 | 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等有相似症状,需鉴别诊断 |
重要提示 | 一旦怀疑,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结语:
孕期急性脂肪肝虽然发病率低,但危害极大。孕妇在怀孕后期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在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