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脉症是什么】无脉症,又称“无脉症候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尤其是上肢。该病常伴随高血压、视力障碍、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脑缺血或心力衰竭。
无脉症通常与大动脉炎有关,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A、MRA)和血液检查。
以下是对无脉症的简要总结:
无脉症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无脉症 |
英文名称 | Pulseless Disease / Takayasu Arteritis |
疾病类型 | 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主要症状 | 四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高血压、头痛、视力模糊、头晕等 |
常见部位 | 大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 |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超声、CTA、MRA)、血液检查(炎症指标) |
治疗方式 |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手术干预(如血管搭桥) |
病因 | 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有关 |
预后 | 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晚期可能导致器官损伤 |
总结
无脉症是一种以大动脉炎症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其主要表现是四肢动脉搏动消失,常伴有高血压和神经系统症状。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和血管状况,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