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是什么药材】白芨,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其性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症状。
以下是对白芨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白芨 |
拉丁学名 | 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
科属 | 兰科(Orchidaceae) |
药用部位 | 干燥块茎 |
性味 | 苦、甘、涩,微寒 |
归经 | 肺、肝、胃经 |
功效 |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
主治 | 咳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 |
用法用量 | 煎服或研末冲服,常用量3~9克 |
现代研究 | 含有黏液质、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 |
白芨作为传统中药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在止血和创面修复方面效果显著。现代药理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药用价值,使其在中医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