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小症的临床表现】呆小症,又称克汀病(Cretinism),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该病多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碘缺乏引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以下是对呆小症临床表现的总结与分析。
一、临床表现总结
呆小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型和黏液水肿型两种类型,但两者在实际中常有交叉表现。其主要特征包括:
1.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骨龄落后。
2. 智力低下:表现为学习能力差、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
3. 面部特征异常:如眼距宽、鼻梁低平、嘴唇厚、舌大且常伸出口外。
4. 皮肤粗糙、干燥:皮肤质地变粗,毛发稀疏,指甲脆裂。
5. 运动功能障碍:动作笨拙、协调能力差,走路姿势不稳。
6. 声音嘶哑:声带发育不良,声音低沉或嘶哑。
7. 代谢减慢:基础代谢率低,怕冷、食欲差、便秘等。
二、临床表现对比表
项目 | 神经型呆小症 | 黏液水肿型呆小症 |
主要病因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 碘缺乏或甲状腺功能低下 |
智力影响 | 明显智力低下 | 智力可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
面部特征 | 面部宽大、眼距宽、鼻梁低 | 面部浮肿、眼睑水肿 |
皮肤表现 | 干燥、粗糙 | 苍白、水肿 |
运动发育 | 动作迟缓、协调差 | 肌张力低、动作缓慢 |
声音特征 | 声音低沉 | 声音嘶哑 |
生长发育 | 明显落后 | 一般落后,但较神经型轻 |
三、注意事项
呆小症若能在出生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如补充甲状腺激素),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严重的智力损害。因此,新生儿筛查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呆小症不仅影响身体发育,更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家长应重视早期症状的识别,并配合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