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性皮炎】一、
油脂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胸部和背部等。该病多由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多、免疫功能下降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临床表现以红斑、脱屑、瘙痒为主,严重时可伴有渗出和结痂。
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容易在冬季或气候干燥时加重。治疗上以局部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以及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同时需注意避免刺激性护肤品和过度清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油脂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
定义 | 一种由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等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
好发部位 | 头皮、面部(尤其是鼻翼两侧)、胸部、背部、腋下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 |
常见症状 | 红斑、脱屑、瘙痒、有时伴有渗出或结痂 |
病因 | 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多、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等 |
诱因 | 压力大、饮食油腻、洗头频繁、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季节变化等 |
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 |
治疗方法 | 局部抗真菌药(如酮康唑、特比萘芬)、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保湿护理、避免刺激物 |
日常护理建议 | 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注意饮食清淡、规律作息 |
预后情况 | 多为慢性反复发作,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
三、注意事项
油脂性皮炎虽不具传染性,但易反复,患者应长期关注皮肤状态,避免诱因。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引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