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怎么回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简称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影响中年女性。该病以肝内小胆管的慢性炎症和进行性破坏为特征,最终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PBC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身体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胆管细胞,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发肝脏损伤。尽管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机制被认为是主要诱因。
以下是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总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英文名称 |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
疾病类型 | 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 |
主要影响人群 | 中年女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发病机制 | 免疫系统攻击肝内小胆管,导致胆汁淤积 |
典型症状 | 疲劳、皮肤瘙痒、黄疸、右上腹不适等 |
诊断方法 | 肝功能检查、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影像学检查、肝活检 |
治疗方式 | 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免疫抑制剂、肝移植(晚期) |
预后情况 | 早期可控制,晚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
并发症 | 肝硬化、门脉高压、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 |
是否可治愈 | 不可完全治愈,但可通过治疗延缓进展 |
简要说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和并发症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有相关症状或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尽早进行肝功能检查和抗体筛查,以便及时干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饮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