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溶解综合征】一、
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是一种由于肌肉组织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内物质(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电解质等)释放入血液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创伤、剧烈运动、药物影响、代谢异常及感染等。其主要表现包括肌肉疼痛、肿胀、无力以及尿液颜色变深(如茶色尿)。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监测肾功能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透析或其他特殊治疗。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过度运动、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肌溶解综合征 |
英文名称 | Rhabdomyolysis |
定义 | 由于肌肉组织大量破坏,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引起的综合征 |
常见病因 | 创伤、剧烈运动、药物(如他汀类)、代谢异常、感染、中毒等 |
典型症状 | 肌肉疼痛、肿胀、无力、茶色尿、发热、恶心等 |
实验室检查 | 肌酸激酶(CK)升高、肌红蛋白尿、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 |
并发症 | 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 |
诊断方法 | 病史评估、体格检查、血液及尿液检查 |
治疗方法 | 补液、纠正电解质、监测肾功能、必要时透析 |
预防措施 | 避免过度运动、合理用药、注意饮食与休息 |
三、注意事项
肌溶解综合征虽非罕见,但因其潜在的严重性,需引起足够重视。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锻炼,尤其在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更应谨慎。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