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简称AL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未成熟淋巴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根据细胞来源、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等不同标准,ALL可进行多种分型。以下是对当前主流分型方法的总结。
一、按细胞来源分类
分类方式 | 说明 |
B细胞型ALL | 最常见类型,起源于B细胞前体,占成人ALL的约80% |
T细胞型ALL | 起源于T细胞前体,相对少见,约占成人ALL的15%-20% |
二、按WHO分类标准(2017年更新版)
WHO将ALL分为两大类:B细胞系和T细胞系,并进一步细分。
分类 | 特点 |
前体B细胞ALL | 包括普通型、高超二倍体、低超二倍体、伴t(12;21)、伴t(9;22)等 |
前体T细胞ALL | 包括早期T细胞、T细胞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瘤等 |
三、按免疫表型分类
根据细胞表面标志物的不同,ALL可分为不同的亚型:
免疫表型 | 特点 |
CD10+ | 常见于B细胞型ALL,提示预后较好 |
CD19+ | 多见于B细胞型ALL |
CD2+、CD3+ | 常见于T细胞型ALL |
CD7+ | T细胞型ALL常见标志 |
CD5+ | 可见于部分T细胞型ALL和B细胞型ALL |
四、按染色体异常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类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在ALL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异常类型 | 临床意义 |
t(9;22)(q34;q11.2) | 也称费城染色体,常见于成人B细胞型ALL,预后较差 |
t(12;21)(p13;q22) | 常见于儿童B细胞型ALL,预后较好 |
MLL重排 | 多见于婴儿ALL,预后较差 |
IKZF1缺失 | 常见于复发或难治性ALL,预后差 |
ETV6-RUNX1融合 | 儿童常见,预后较好 |
五、按WHO分型与FAB分型结合
FAB(French-American-British)分型是基于细胞形态学的一种传统分类方法,虽然目前已逐渐被WHO分类取代,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具参考价值。
FAB分型 | 说明 |
L1型 | 小细胞为主,核仁不明显,多为B细胞型 |
L2型 | 大细胞为主,核仁明显,多为T细胞型 |
L3型 | 细胞大小一致,核仁明显,多为B细胞型,可能与Burkitt淋巴瘤相关 |
总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型体系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维度,包括细胞来源、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遗传学异常被识别并用于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准确的分型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风险和改善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